Monday, December 15, 2008

中国少数民族识别:another recent Chinese composition I'm pleased with

我刚刚开始研究中国少数民族的时候,我还记得有一次听到我的中国叔叔跟朋友聊天时开玩笑地说,“中央最近确认了一个新的民族成份。这种民族世界上只有一个人,那就是我。我就是中国的第五十七个民族。”我听到这句话,就吃了一惊:在美国,人们大概不会这么随便地谈论种族和民族识别。在跟我叔叔,我的中国朋友以及同学随便地聊天中,一提到中国少数民族,他们的态度就往往给我留下这样的感觉。

按照我的了解,这种对于民族识别比较轻松的态度可能跟中国民族识别的状况有关:中国民族识别的问题表面上很肯定和确切的。不过实际上,自古以来在中国人民的思想里,民族的区分其实很难说。56个民族,现在看起来很确定的数字,其实不是国家一下子就决定的。民族学虽是科学,但是并不是像数学那么精确,还包括学者主观的看法。我有不少的中国朋友告诉我虽然许多人都接受,像中央说的,中国共有56个民族,但是他们还认为数量更多。我有两位朋友(一位汉人,一位藏民)都说中国肯定有最起码一千多个民族。

新中国成立之前,在中国这个多民族的社会中,少数民族确切的数字究竟有多少很难说。古往今来中国历史上,随着民族之间的文化,经济,政治交流,以及边界变幻的过程,民族的特征也一直在演变。旧中国,没有像现在的政策下这么确定的成份。到1983年为止,才有现代中国的55个少数民族成份。共产党统一国家以后,民族识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开始引起政府的注意。民族识别这项重大的任务原因主要是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另一方面是为了保障所有国民的平等权利。因此从1950年起,在地方民族事务机关的配合下,中国的民族识别工作就开始了。这项工作共经历了三个阶段,包括四个特征。

一开始,根据1953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有400多个民族被提出进行识别。从这个初步估计400个民族中,只有56个(比本来的数字少三倍)最后被选择。凭什么只有这56个民族?从五十年代初开始到七十年代末,民族识别工作经过三十多年,三个阶段,以及科学家的再三考虑和研究。自始至终,有一位哲学家的思想指引这项工作的方向,他就是斯大林。按照斯大林《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提出的观念和他在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发动的民族识别工作的榜样,中国科学家选择四个基本特征来区分中国的民族成份。这四个主要的特征是:共同语言(中国56个民族之中,只有20个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这三个都比较精确),以及共同的文化特点与心理素质。

按照我的分析,之所以大多民族成份不太精确是因为这最后第四个特征的主观性。就拿回族来说:他们没有统一的语言,没有共同的地域,而且有的回族认为自己是其他的一个民族。但在回族共同的文化宗教来看,这个多样性的民族还被认为是一个民族。民族识别这项工作虽然一开始有不少的争议,但是到现在56这个数字越来越容易受到国民的接受。民族识别一方面有助于达到中央本来的目标(保障所有国民的平等权利,更好地贯彻执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点麻烦。民族识别提高了各个民族对他自己的民族的骄傲,像英帝国的经历一样,所以也引起民族之间的冲突和偏见。

1 comment:

Chao said...

在中国我基本上没有感觉过很强的不同民族意识。偶尔在生活中碰到少数民族,大家都没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可能是因为没有很多机会接触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也可能是中国一直没有很强的宗教意识。其实我觉得美国也是个没有很强宗教意识的地方。宗教意识或者民族意识很强的地方总是伴随冲突。刚才读到一条消息:伊拉克共产党女权领袖家中被斩首,又是关系宗教党派斗争。在这样的地方实现民主--怎么实现?